常山
藥材圖片
功效
《神農本草經》
味苦,寒。主傷寒寒熱,熱發溫瘧,鬼毒,胸中痰結,吐逆。
《本草經集注》陶弘景
味苦、辛,寒、微寒,有毒。主治傷寒寒熱,熱發溫瘧,鬼毒,胸中痰結吐逆。治鬼蠱往來(lái),水脹,灑灑惡寒,鼠瘻。
《雷公炮制藥性解》李中梓
味苦辛,性微寒,有毒,入肝經。最開結痰,專理瘧疾,毒令人(rén)吐。
《玉楸藥解》黃元禦
味苦,性寒,入手太陰肺、足陽明胃經。吐痰瀉水,消脹除瘿。
常山苦寒迅利,排決痰飲,能吐能下。庸工以(yǐ)治痰瘧,有無痰不(bù)虐之(zhī)說(shuō),陋矣。
使用注意
恒山
《神農本草經》
互草
飲片圖片
飲片
《本草經集注》陶弘景
生益州川谷及漢中。八月采根,陰幹。
出(chū)宜都、建平,細實黃者,呼爲(wéi / wèi)雞骨恒山,用最勝。
《中藥大(dà)辭典》
爲(wéi / wèi)虎耳草科植物黃常山的(de)根。秋季采挖,除去莖苗及須根,洗淨,曬幹。
生于(yú)林蔭濕潤山地(dì / de),或栽培于(yú)林下。分布江西、湖北、湖南、陝西、四川、貴州、雲南、廣東、廣西、福建等地(dì / de)。主産于(yú)四川、貴州、湖南。此外,湖北、廣西亦産。
加工
《雷公炮炙論》
雷公雲:凡使,春使根、葉,夏、秋、冬一(yī / yì /yí)時(shí)用。
凡欲使,酒浸一(yī / yì /yí)宿,至明漉出(chū),日幹,熬搗,少用。
勿令老人(rén)、久病服之(zhī),切忌也(yě)。
《中藥大(dà)辭典》
常山:揀去雜質,以(yǐ)水略浸泡後撈出(chū),潤透,切片,曬幹。酒常山:取常山片用黃酒拌勻,稍悶潤,置鍋内用文火炒至略呈黃色,取出(chū)放涼,(每常山片100斤用黃酒10~20斤)
醋常山:取常山片用米醋拌炒如上(shàng)法。(每常山片100斤用米醋10~20斤)